「冥想」一點都不難!冥想初學者零基礎教學,10分鐘立刻學會冥想,有失眠問題必看!
「冥想」是近期許多人熱烈討論的話題,藉由冥想可以改善失眠焦慮和壓力。但如何進入冥想,以及冥想到底在想什麼,是許多冥想初學者最好奇的點。今天就帶妳認識許多明星,和成功人士私下都在做的冥想練習,以及冥想的5大好處!
「冥想」是什麼?
冥想(meditation)是一種透過「呼吸」、「專注」和「放鬆」,讓心靈可以靜下來,並且能提高注意力的鍛鍊方式。通常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某個特定事物、聲音或是呼吸上,排除外界干擾,培養注意力。藉由肌肉放鬆和深呼吸,來放鬆身體、減輕壓力和焦慮情緒,還能提高自我意識和內在覺察,對自己的情感和思維可以有更進一步的認識。此外,它還可以用來緩解壓力和焦慮的情緒,還有改善失眠的問題。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冥想方式,經過練習後,對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都能提供許多益處。

圖片來源:freepik
如何進入「冥想」?冥想步驟&教學
剛開始進行冥想時,因為腦中還會浮現其他思緒,而無法達到平靜。其實冥想時什麼都不用想,只要讓腦袋淨空就好,如果沒辦法停止思考,建議可以先從「發呆」開始。有些人一直盯著一項物品時就容易開始發呆,也可以在白紙上畫一個黑點盯著它,或是播放適合冥想的音樂,這些集中注意力的方式,都可以幫助你進入適合冥想的狀態。
冥想步驟1:設定冥想時長
冥想並沒有限制時間長度一定要多久,可以依照自己的專注力去增加。對於初學者來說,冥想的時間一開始先不用太長,可以先從5-10分鐘再慢慢增加,能夠在冥想期間保持內心平靜和專注才是最重要的。

圖片來源:freepik
冥想步驟2:尋找一個舒適、有光的空間
冥想的目的是為了能達到內心的平靜,首先一定要選擇一個「零干擾」的環境,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比較難長時間的專注,如果環境吵雜更容易影響專注力。再來就是要選擇一個通風、有燈光的環境,如果在過於昏暗的環境中冥想,反而會讓你想睡覺。

圖片來源:MBN《優雅的家》
冥想步驟3:找到一個舒服的姿勢
不管是打坐或是瑜珈伸展,都可以進行冥想,只要找到自己最舒服、最放鬆的姿勢就可以了。如果覺得盤腿坐容易腳麻,沒辦法長時間維持,有些人可能會想躺著冥想,但如果怕自己睡著,也可以選擇正坐在椅子上,讓肩膀放鬆,將雙手放在腿上也可以。

圖片來源:tvN《某一天滅亡來到我家門前》
冥想步驟4:專注在呼吸的節奏上
冥想的呼吸節奏對於專注和放鬆非常重要。在冥想時建議保持深且均勻的呼吸節奏,慢慢地吸氣再慢慢地吐氣,一個深呼吸週期應該持續約4-6秒。過程中專注於感受自己的呼吸,像是:氣流進入和離開身體的感覺、氣流在鼻子或嘴巴的觸感,或是胸部和腹部的升降。或是計算呼吸週期,對於保持呼吸節奏也有所幫助,例如:吸氣時心中默數「一」,呼氣時心中默數「二」,然後重複這個過程。

圖片來源:freepik
冥想步驟5:搭配冥想app或冥想音樂,更快進入
如果難以自己保持節奏,可以藉由冥想app或是音樂指導來協助,這些工具通常會提供聲音提示,幫助你保持正確的呼吸節奏。冥想時不需要刻意改變呼吸節奏,而是要專注於「自然的呼吸節奏」,通常進行冥想時,呼吸會自然放慢和變得深沉。
什麼時間最適合「冥想」?
「起床」和「睡前」是最適合現代人的兩個冥想時間,而且效果更好。剛起床時因為頭腦還沒有被一天的事務所填滿,可以更容易集中注意力。起床冥想可以幫助建立平靜和積極的心態,去面對一天的挑戰。在晚上睡覺前冥想,有助於放鬆身心,減輕一天中的壓力和緊張,可以提高睡眠品質,幫助你更好入睡。睡前冥想也是一個用來反思一天很好的時間,檢討自己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,以及值得感謝他人的事情,並釋放一天中累積的負面情緒,在入睡前的冥想有助於培養內心的平靜。

圖片來源:SBS《當你沉睡時》
「冥想」時間要多久才有效果?
冥想並沒有制式時間,主要還是因個人習慣,和可運用時間而有所不同!如果是冥想初學者,每天先從5-10分鐘開始,再逐漸增加時間。中級冥想者每天可以冥想15-30分鐘,對於有豐富冥想經驗的人來說,可以選擇每天冥想30分鐘或是更長的時間。如果有突發焦慮不安,需要找回平靜時,也可以進行2-5分鐘短時間的冥想。冥想訓練的是專注力、以及獲得內心的平靜,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時間範圍,並確保可以在時間內專注,而不感到分心,才是最重要的。
- 冥想時間長短建議
冥想初學者:冥想新手可從每天5-10分鐘開始練習冥想
冥想進階者:每天冥想時間約15-30分鐘
冥想高階者:每天冥想時間30分鐘以上
突發焦慮不安:可進行2-5分鐘的短時間冥想

圖片來源:JTBC《代理公司》
「冥想」練習方式有哪些?
冥想的練習方式並不只侷限於我們常看到的打坐冥想,對於沒有冥想經驗的初學者來說,一開始就要打坐並淨空思緒進行冥想,很容易會受到身體上的疼痛不適,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,以下為大家整理了不同程度與難度的冥想練習方式,大家可以根據喜好或練習時間長短來選擇想要進行的冥想練習。
冥想初學者
「冥想」練習方法1:專注冥想
專注冥想通常都是專注於觀察或是感受一個特定的對象,例如:燭光、聲音、物品等,透過腦力訓練,可以有效提升專注力,也是一種很適合新手入門,訓練不分心很好的方式。最近很流行的頌缽也是藉由專注在聲音上,幫助更好進入冥想。
「冥想」練習方法2: 感恩冥想
感恩冥想通常會在睡前進行,在靜下心深呼吸後,開始回想一整天讓你覺得美好的事物,記錄這些事物的同時表達感謝。剛開始練習時,不用因為想不到值得感恩的事而感到沮喪,開始練習感恩冥想後,你會開始慢慢注意到生活中細微的小幸福。很多新手對於淨空思緒的冥想練習感覺困難,所以也很適合從感恩冥想開始,專注在美好的事物。

圖片來源:ENA《有院子的家》
冥想進階者
「冥想」練習方法3:正念冥想
「正念」就是專注於當下,正念冥想強調的是觀察當下的狀態,不需要思考特定的事物,只要集中注意力在呼吸、身體的感覺或是聲音上,然後接受、觀察和釋放腦袋中所有浮現的想法。正念的冥想是需要練習的,通常會從對自己身體的感知開始,例如:呼吸時胸腔的起伏、喝水時水從喉嚨留下的過程,感受身體的狀態等。
「冥想」練習方法4:靜坐冥想
靜坐冥想是最常見的冥想方式,但是它並不限於雙腳盤腿的坐姿,單腳盤腿甚至坐在椅子也可以。靜坐時最重要的就是把背挺直,維持脊椎的直挺,平時坐姿不正或駝背的人,可以趁這個機會順便矯正坐姿。

圖片來源:tvN《惡魔法官》
「冥想」練習方法5:瑜珈冥想
瑜珈冥想是一個透過身體動作和拉伸,保持專注和深度呼吸的冥想方式,也可以放鬆平時緊繃的肌肉,感受身體的平衡和柔軟度。瑜珈除了可以改善體態,也可以幫助內心達到平靜。透過吸氣和吐氣,也有助於調整情緒和壓力。

圖片來源:freepik
冥想高段位者
「冥想」練習方法6:視覺化冥想
視覺化冥想是一種運用「想像力」的冥想方式,可以在內心想像一個自己覺得安全、平靜的地方,例如:海邊、森林、湖泊等,試圖描繪這些場景的細節,使自己可以沉浸在其中。

圖片來源:MBC《舉重妖精金福珠》
「冥想」好處有哪些?
透過冥想可以有效的管理壓力,學會冷靜面對生活中的挑戰;冥想還可以提高專注力,對於工作和學習都很有幫助;也可以藉由冥想提高自我覺察的能力,更了解自己的價值觀、目標和需求,做出明智的選擇。總而言之,冥想可以幫助你更好的面對生活上的壓力,提高生活的品質,為你帶來積極且正面的影響。
「冥想」好處1:維持內心平靜、增加自信
冥想有助於提高情緒的穩定性,可以幫助處理情感上的問題,減少情緒波動,有助於沉澱內心、清除雜念,鍛鍊專注力。還可以提升創意與認知能力,增加智慧和思維,對於事情的規劃、決策及社交行為都很有幫助。
「冥想」好處2:減緩焦慮和壓力
冥想有助於調節情緒,舒緩緊繃的神經和肌肉,減輕壓力和身體受刺激時的反應,讓你可以更好的面對壓力與困境。

圖片來源:JTBC《三十九》
「冥想」好處3:改善睡眠
冥想可以增進正面能量,降低皮質醇等「壓力荷爾蒙」濃度,抑制不安、憂鬱,緩和壓力,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,減少失眠的問題,讓身體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
圖片來源:《剛剛三十歲》
「冥想」好處4:提高專注力
透過冥想,可以提高專注力和注意力,增加工作效率和學習成果。對於學生、上班族、創業人士等,需要一直用腦的人特別有幫助。

圖片來源:新浪微博
「冥想」好處5:增加身體健康
冥想可以降低血壓、調整心跳、增強免疫系統,降低心腦血管疾病和慢性病的風險,促進身體健康。也有些人會透過冥想來減輕身體疼痛、抑制發炎症狀,例如:慢性疼痛或是頭痛問題。

圖片來源:酒鬼都市女人們2
「冥想」對哪些疾病有正面的幫助?
雖然冥想不能替代醫學治療,但它可以作為輔助,提供以下一些身體疾病很好的幫助:
「冥想」有助改善高血壓:
冥想可以幫助降低血壓,特別是專注於呼吸和放鬆的冥想形式,有助於促進血管擴張。
「冥想」有助改善心臟病和心冠疾病:
冥想有助於改善心臟健康,減少壓力和焦慮等心冠疾病的風險因素。
「冥想」有助改善減輕疼痛:
冥想可以幫助減輕慢性疼痛,如:頭痛、背痛和關節炎疼痛,它有助於提高對疼痛的認知和情感調節。
「冥想」有助改善 免疫系統:
冥想可以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,提高對抗感染和疾病的能力。專注於免疫調節的冥想形式,可以在自體免疫性疾病(如:風濕性關節炎)的管理中發揮作用。
「冥想」有助改善慢性病:
冥想可以作為輔助,有助於管理糖尿病、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(COPD)等慢性疾病。
「冥想」有助改善內分泌問題:
冥想可以幫助平衡內分泌系統,有助於管理一些內分泌問題,如:甲狀腺功能不正常。

圖片來源:JTBC《車貞淑醫生》
「冥想」常見問題1:哪些人適合冥想?
所有人都可以進行冥想,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會有更大的幫助。像是壓力大和被焦慮情緒所困、尋求情緒穩定、學習和工作需高度用腦、有睡眠問題、身體健康有問題、尋求更好的生活質量的人,只要透過冥想的練習,並持之以恆地進行,就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。

圖片來源:tvN《月水金火木土》
冥想常見問題2:冥想跟靜坐一樣嗎?
「靜坐」就是不限制坐姿,只要覺得舒服就可以了,不用特別學習,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;而冥想是一個排除內心的雜念,達到身心平靜的狀態。兩者的目的是一樣的,都能讓我們的身心靈達到平靜,並且淨空腦袋,是「有意識」的專注在你想的事物上或是觀察的東西上。

圖片來源:V LIVE
延伸閱讀:瑜珈初學者入門指南!10種基礎瘦身瑜伽,韓星都靠「這兩種」,練腹部手臂線條超快
延伸閱讀:卵巢保養要趁早!女生必學「卵巢凍齡瑜珈」,可預防卵巢早衰、改善經期不順
延伸閱讀:「皮拉提斯」比瑜珈更燃脂!5招皮拉提斯瘦小腹運動,一周甩肉5KG、擁有Jennie螞蟻腰